“防艾知识竞赛年年办,健康宣传手册时时发,为何高校艾滋病防控仍面临严峻挑战?”这一叩问直指传统宣教模式的局限性。近日,云南艺术学院协云南省性病艾滋病防治学会,牵头云南大学、云南民族大学共40余名防艾师资骨干及青年学生代表开展“同伴教育”专题培训,邀请了岭南伙伴社区支持中心李小米老师,走进我校一站式学生社区服务驿站,共同探索“同伴教育”在高校防艾工作中的破局之道。

培训与一站式学生服务驿站的紧密结合
此次培训充分利用了“一站式学生社区服务驿站”的平台优势,将防艾教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。在这里,防艾教育不再局限于课堂讲授,而是融入学生的社区生活中,使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更加自然地接受和传播防艾知识。


科学规划与深入剖析
李小米老师根据参训人员的实际需求,参照《全面性教育技术指南——国际标准在中国的潜在本土化应用》,科学规划了培训内容。培训涵盖了同伴教育的核心理念与方法论,针对高校防艾教育的现状与挑战,进行了深入剖析与策略探讨。
创新培训形式,提升教育效果
培训过程中,精心设计了头脑风暴环节,鼓励参训人员积极发言、分享见解,通过一系列思维碰撞与智慧交融,大家不仅深入了解了高校防艾教育的现状与痛点,还共同探讨了提升防艾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径。青少年同伴教育方法论、宣传教育与干预的精准区分等话题,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与讨论的热点。同时,为了让参训人员更好地掌握防艾教育技能,结合我校专业特点,培训中还创新性地开展了情景模拟与防艾脱口秀等实操训练。通过角色扮演、互动问答等形式,大家不仅在实践中加深了对防艾知识的理解与掌握,还拓宽了防艾教育广度和深度。



当防艾教育插上创新的翅膀,当青年力量成为健康传播的主力军,我们相信:每一份用心的倡导,都将为青春筑起更坚固的安全屏障!期待这些满载而归的“健康使者”在校园同伴教育领域中掀起防艾新风尚!
图/文:卫生科
初审:凌会
校审:胡永丽
终审:张国岗